据悉,这已是天汽今年以来的第三次降价。5月23日,夏利和金夏利的10款车型降价,降幅近10%。6月1日,威姿、雅酷、夏利2000全系列车型再次降价,最高下调金额达1万多元,最大调整幅度达10.12%。经过两次降价,威姿的降幅已达2万多元,夏利2000和雅酷的降幅也都在1万多元。在短短的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天汽旗下的产品3次降价,开创了中国汽车厂家价格调整的新纪录。
对于第三次降价,天汽的说法是“参照国际价格水准,将威姿、雅酷、夏利2000系列轿车,进行了重新的价格定位”,并称“以目前的价格比较,威姿、雅酷等系列车型的国内市场价格已完全达到了其海外同类车型的价格水准”。不少人对此提出疑问,如果这几次降价是出于与国际车价接轨的想法,为什么厂家在当初定价之时就不能参照国际水平呢?
业内人士分析,天汽的频繁降价与库存增多、对手降价打压有关。据统计,今年1-6月,夏利2000为国内库存率最高的车型,库存率高达46.04%,而夏利1.3L和威姿1.0L也跻身库存率排行榜的前10名。8月份以后,派力奥、西耶那和嘉年华等经济型轿车接连降价,雅酷、威姿和夏利2000的销量锐减。看来,是上述因素最终导致天汽的第三次价格调整。一位销售商对此评价道:“与其临时抱佛脚,每次匆匆降价,不如当时就合理地定价。”
诚然,价格虚高的绝不只是天汽一家。7月份以来,降价的车型光是经济型轿车就达十几种。现在是经济型轿车,接下来就轮到中级车和中高档轿车。而且,车型越是高档,利润也越高,其价格“水分”也越多。随着外部环境的逼压和内部竞争的加剧,国内轿车的降价将会越来越频繁,降幅也越来越大,直到把其中的水分挤干为止。
专家们预测,今年轿车价格的降幅在10-20%左右。中国的轿车价格正在慢慢向国际水平靠近。
[上一页]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