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失而复得
曾经在1998年参与广州标致清理工作的广东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蓬生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当时只剩下一堆破烂零部件和一、二代生产线的旧图纸”。彼时,广东省已经历了几次汽车产业失败,比如之前的湛江三星等。因此,卢瑞华省长曾经公开表示广东省“九五”期间不再把汽车工业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
而当时占合资公司9%的广州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出于盘活目前资产的目的又将广州本田的合资计划推向了成功实施。吴蓬生认为与标致的合作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时机的不成熟,“那个时候广东人均收入还不到1000美元,而现在已经超过3000美元”,吴说。目前,广州本田和广州风神轿车的产销量占了全国同类轿车的1/3,有望在三五年后成为中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基地。
“广州”本田是本田公司在全世界惟一冠以区域名称的合资公司,据说这样的让步也是因为本田急于促成这次合作。现在看来本田的决策的确英明,而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来洽谈合作的厂商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包括奔驰都在谈”,这位业内人士说。吴蓬生解释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解决许多诸如产地、法律等问题,改变了统计口径,并为WTO之后的出口业务做了铺垫。“人家得利,我们出名”,事实上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现在大量广本产品的东西我们都可以自己做,而且做得很好。除了核心技术之外,比如皮垫、外壳冲压等带动了一大批本土企业”,吴说。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