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民族汽车旗帜”的吉利集团日前传出消息,吉利正与韩国大宇集团旗下的大宇国际集团签署全面的产品和技术合作协议。在记者追问“是否有股权合作”的问题时,首席执行官徐刚称,“会朝这个趋势发展”。
开始是没人愿找我们
吉利一向以“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闻名,这次与韩国大宇合作是出于什么原因?徐刚坦承,“我们当初不是不想合资,而是没人愿和我们合资,他们都认为我们会牺牲,更没人相信几万元就能做出汽车来。但经过这几年发展,吉利活下来了,而且活得还不错。下一步吉利要进一步发展,做大做强,走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
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设计产品创新计奖”的颁奖会上,徐刚透露,双方合作协议签定之后,大宇国际将为吉利设计车型、提供模具,这其中包括明年即将上市的吉利“美人豹”跑车。另外,大宇还会培训吉利的研发董事长人员。在敏感的股权合作问题上,徐刚称,此次与大宇国际合作暂时不会涉及到股权变动,但他讲“这会是一个趋势。”
不会无条件被收编
不过,即便与大宇展开全面合作,徐刚认为吉利发展民族汽车业的观点不变,合资绝对不是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华山一条路”。他说,现在的市场形势变化很快,谁能在竞争中胜出,是看判断市场的能力以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是‘快鱼吃慢鱼’”,徐刚说,现在虽然绝大部分厂家走上了合资的道路,但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话事权不在自己手里。外方一般都把利润相对丰厚的零配件生产放在自己手里,“经常会被人卡脖子”,因此吉利“不会无条件地被某一集团收购”。
与之对应的是,就在前不久,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也放言,绝不会被中国的三大汽车集团收购。
不合资行不行?
吉利的低价一向受到业界质疑。业内一直认为,只有合资才可以解决吉利下一步发展的巨大资金瓶颈。如果不合资,吉利要进一步把汽车业做大,有那么多钱吗?
对此,徐刚称不用担心。吉利现在发展汽车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资本,经过不到4年的发展,吉利已经在国内经济型轿车中占有一席之地。去年吉利销量2万台,今年卖了4万台,有6000万元的利润。徐刚说:“很多人都问,4万多元钱的车,吉利还有得赚吗?我可以透露一下,我们一辆车还有1000多元的利润。”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