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50千瓦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发动机,已于日前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测试考核。
据负责这一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燃料电池工程中心主任张华民教授介绍,这台客车发动机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控制,电池组的功率和运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巡检系统可达到毫秒级监测每一节单电池的电压变化,对电池组中出现的常见故障具有预测控制、自修复功能,关键部件运行良好。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的标准工况实际测试考核表明,这台发动机氢气利用率高达97%,电池组发电效率达57%,发动机效率大于42%,各项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张华民教授说,这台发动机近日将装车试验。目前,他们已申报了19项专利。同时,城市轿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也在准备迎接国家验收。他说,目前,燃料电池发动机比传统汽车发动机成本贵几十倍,大规模应用估计要到2005年至2010年。
张华民教授表示,他们将在2005年完成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平台,争取在2008年奥运会时组成国产燃料电池汽车队。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