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祥(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副总经理)
展望明年,国内进口车市场总体上将会呈现稳中有降态势,各种影响进口车的因素越来越活跃和不确定,它们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事进口车经营将要接受较为严峻的市场环境和综合决策能力的考验。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国产车抵抗能力的增强和国产车的进步。
具体到影响进口车市场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一是进口车关税因素,2003年是我国承诺加入WTO后进口车关税下调的第二个年头,下调幅度与今年相比相对较小,只有五六个百分点。若是反应到一辆价值30多万元的进口车上,明年其因关税下调价格降幅仅为七、八千元,不到一万元;二是汇率波动因素,目前国际市场上日元和欧元较为坚挺,近期可能消化掉一些关税下调的降幅,但明年的走势还不明朗;三是国产车因素,明年上市的众多国产车型大多数与国际同步,这就使得进口车在车型方面的优势不断缩小,同时国产车在产能提高后会在价格方面显现出优势,这将给明年进口车的销售带来很大压力;四是许可证因素,明年进口车许可证的发放总量肯定会有所增加,但仍然会被市场需求所消化;五是CKD国产化因素,像明年北京现代将对进口韩国车系形成影响,一汽-大众的奥迪A4将对进口德国车系等形成影响,广州本田第七代雅阁将对进口日本车系形成影响。
在价格走势上,预计国内市场明年1、2月份进口车价下调变化不大,高价位的稍大一些,到了3月底,由于2002年的许可证即将到期,有一批进口车届时会集中报关,这批车上市后会引起车价产生一定幅度的下调,之后会逐渐企稳。总之市场价格的波动是与以上几个因素密切相关的,随着这些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判断市场的变化必须密切关注这些变量的随时变动。
贾新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高速增长已成定局,明年能够保持继续增长态势也是不容置疑的。这是由于影响当前市场走势的几大因素并非短期行为,而能在较长一段时期里对市场构成利好。
其实,今年汽车工业出现的大幅度增长并非出乎人们意料,早在制定“十五”规划时,就曾估计到这一阶段将要出现。国外经验告诉我们,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汽车就要进入家庭。在我国的一些城市,这个指标早已被突破。像上海、深圳今年的人均GDP就会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一项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已有一半有车,而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家庭拥有汽车的不足5%,汽车的消费对象主要是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家庭,而这样收入水平的家庭占城市总家庭的6.1%,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扩大。在百户拥有汽车数量上,经济发达的广东已达14辆,北京也达12辆,这些数字都说明汽车市场保持增长的条件是十分充足的。
国家对汽车工业发展一直持鼓励和支持态度。从最近十六大提出的全面走向小康社会来看,政策对汽车消费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消费热点向着“住、行”方面转换,汽车进入家庭应该是小康生活的标志之一。今年各项汽车利好政策如信贷、召回草案、购置税办法等相继出台,“三包”政策也正在制定中。
从今年汽车的产销增长应该看到市场化烙印已经很深,新产品大批上市对市场起到很大拉动作用,到了下半年降价已难寻其踪影。今年厂家在产品细分上颇下功夫,各级别的产品在市场上都能找到,适应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同时厂家也加快了建设销售服务网络的步伐。此外,车展加销售模式取得不俗业绩,以信贷方式购车成倍增长、汽车文化带动汽车消费氛围等等,都将对促进汽车产业发展起到长久作用。
明年的汽车消费将主要集中在8至12万元上下的中低档车型上,5、6万元的经济型轿车也是消费热点。从较长时间内看,汽车消费的主体人群收入普遍不高,高档车消费者毕竟是少数,因此建议厂家的注意力多放在中低档车型上。至于广大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价格战,明年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汽车整体价格包括进口车价格走势会表现得较为平稳。各厂家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质量战、服务战上,但也不排除某些产品的小幅价格调整。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