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进口车也不好卖搞服务是求生本能
一位日产车的经销商在谈到增产陷阱时提醒记者,千万别忘了进口车对国产车的影响。“进口车最近也很有意思,许可证资源紧了,报关量少了,价格却不升反降,难道是需求减少了?我看多半是国产新车闹的。”进口车由于公务车惯性作用,其主流目前还是大排量轿车。而到明年,以皇冠、宝马为代表的国产高档车将扎堆儿入市,同类进口车的日子未必好过。
据说国内有的进口车经销商已经在国外“流单”车上打主意了,做法是当国外出现一批按照个性化订单生产,而后又被退单的进口车时,国内经销商就以低价先买走,然后再高价报关吃差价。不过,进口车专家异口同声地认为这种变相逃税行为不可能有,大多数经销商也的确没有这样做,他们正在采取的是提前降价的法子,舍些利润退后一步,好像生怕自己在国产高档车大潮来到时,一下子被冲垮。
“我觉得对明年的担心,的确要比今年年底的小幅降价来得更真切。”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总经理丁宏祥说,“国产车和进口车是互动的,国产车不会去冲击进口车,但会对它的经营造成足够的影响。比如说明年广州本田要上2.4,这是广本第七代产品,它可能会影响到中高档进口车的市场;再者北京现代索娜塔会给一向以质优价廉著称的韩国进口车形成阻力;此外,SUV的国产车型也会分走该类车型的用户。”
“缺货反而降价”的原因,丁宏祥归结为市场需求的分流,他认为明年整个汽车市场都存在重新定位的问题,一向以高档车为招牌的进口车经销商更要早作准备,用一些有竞争力的个性化的品牌站稳市场。
与进口车相比,多年和国产车厂打交道的国产车经销商准备的倒是比较早,作为求生本能的服务牌一直在国产车商的口袋里捂着。
神龙京津销售公司上周终于得到了神龙公司的认可,成为该公司选拔顶级销售服务商的龙腾计划的优胜者,京津也从藉着车市的火爆,从几年前的亏损变成了今年前十个月的净赚500万。该公司总经理王辉宇对记者说“成为龙腾店,最大的好处就是别人排队等不到的新车,我可以先拿到。”但陷阱也同样在他的身边。也许是出于对车市风险的考虑,京津宣布把自己的公司分成了两块牌子,一块是销售公司,一块是服务公司。“神龙兴师动重的要来宣传我们公司新建的4S店,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背后有神龙营销战略上的文章。”王辉宇透露说“神龙公司总经理刘卫东半夜来到了新开张的京津4S店,看了许久才走,这是少有的举动。”作为神龙主管,想必刘卫东的心中已经装好了应对明年增产陷阱和市场艰巨的牌,而第一张应该就是服务。专门负责雪铁龙在华品牌销售业务的神龙公司商务部长吉哈也认为,“不断增加的新品牌,使得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前所未有的白热化了,而每个品牌又都想做成最好,这样一来,在产品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服务就将是明年打得最火热的一块阵地。”
但是,如果服务牌还不起作用呢?另一张更加强有力的牌——价格就必须出手了。与1998年和今年年初的价格战相比,这次基于新车增量形成的价格战,一旦爆发,其产生的威力和涉及面恐怕比任何时候都大,但这不会是恶性的价格战,而应该是在商品相对丰富,产品性价比整体升级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时,通过价格杠杆对竞争格局的又一次盘整。
现在,生产商忙着要稳定产量,经销商又抓紧了售后服务的步子,价格变化又一次的积蓄起能量,这一切都是因为2003年,新车增产很可能会给车市带来一个开满鲜花的陷阱。
[上一页]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