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轿车纷至叠出,老三样持续火爆,进口车价开始走低,盘点国庆车市,怎一个火字了得。
“汽车今年卖火了。”10月1日的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一位经销商满脸含笑地对记者说。
在已经过去的3个季度里,同样的言辞记者听得已经太多,相似的笑脸也已经见的太多。根据有关统计,今年1至9月,每个月的轿车销售数量同比增长都在35%左右,单单1到7月份轿车销售量超过了1999年全年销售量的总和。在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上,1995年曾出现过汽车市场增长率达到26.6%的高点,以后多年基本上维持在17%—18%的年平均水平。今年1—9月近40%的增长自然令人瞠目。按目前的走势,全年汽车市场销售极有可能超过110万辆。
与国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汽车遭遇有史以来汽车过剩最为严重的一年。资料显示,国外汽车的可供量比总需求量多2000万辆。
中国汽车市场缘何一枝独秀呢?
入世引领车市降价风潮
对于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火爆的原因,有各种说法,这其中最直接的导火线是什么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车市“热”的最大“添柴者”当数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加入世贸一有消息,汽车市场立刻进入“冬眠”状态。当时,人们普遍预测加入世贸后国内汽车特别是轿车价格将与国际接轨,大幅度下降。很多消费者开始持币待购。1月18日,夏利率先一步降到位,随后,其他品牌跟进,出现了汽车降价潮。此后,进口车价格没有出现大幅降价,也没有对国产车形成威胁。于是,等待买车的人不再等待。汽车市场获得了重压之后的“释放”。
北京市场在一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汽车销售进入今年的高峰阶段。前两个月的销量基本和去年12月(销量13090辆)持平,到了三月,销量猛增将近3000辆。说明消费者在今年还是观望了一段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价格稳定,消费者看到加入世贸后的结果,也就不再等待,开始买车。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车市火爆的关键是年初的大降价,突破了这个“瓶颈”,汽车市场就像洪水开闸一般,而且这股购车风潮一直延续了下来。
青年人成为购车主体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告诉记者,今年车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25岁左右的青年人成了购车的主体。在今年87.8%的私人购车中,有60%以上是收入可观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好几年前就“有本无车”。苏晖分析认为,年轻人买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全面启动了汽车消费信贷。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