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液是用于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以制止车轮转动的液体,其质量好坏,选择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目前,一些汽车使用、维修人员由于对制动液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在选择、使用时存在不少问题,由此造成的机械事故和交通事故经常可见。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高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制动液的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大力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严格制动液的使用管理,确保行车安全。
一、汽车制动液的种类及选用
1、汽车制动液种类
就原料来源而言,汽车制动液分醇型制动液、矿物油型制动液、合成型制动液三类。醇型制动液是由低炭醇类和蓖麻油配制而成,其价格虽低廉,但由于其高低温性能均差,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我国自1990年5月起就已淘汰。矿物油型制动液是以深度脱蜡的精制柴油馏分作为基础油,加入增粘剂、抗氧化剂、防锈剂等调合而成。此类制动液温度适应性较醇型好,可在-50~15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使用,但由于其对天然橡胶有溶胀作用,故在使用本制动液以前应将制动系统的所有皮碗、软管更换成耐油橡胶制品,以免受到腐蚀而使制动失灵。合成型制动液通常是以乙二醇醚、二乙二醇醚、三乙二醇醚、水溶性聚脂、聚醚、硅油等为溶剂加人润滑剂和添加剂组成,其工作温度范围宽,粘温性好,对橡胶和金属的腐蚀作用均很小,故适合于高速、大功率、重负荷和制动频繁的汽车使用,是自前使用最多最广的一种制动液。
2、制动液的分级与选用
为同汽车工业的发展相适应,我国在1989年就根据本国晴况,并参照国外先进指标制定了合成制动液分级标准,把合成制动液分为五级。使用者可根据本车使用说明书、车辆状况、以及当地的气候特点、道路情况,参照此表选出符合自己实际的那一级,然后再从表2中找出符合这一级的产品规格即可。
二、进口制动液的规格及使用
1938年美国制定了第一个制动液标准,即美国军用规格ES-377。1946年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了70R2(中负荷)和70R1(重负荷)两个标准。1968年美国联邦政府运输部DOT(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以SAET70b为基础,制定了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FMVSS(Fen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1972年美国对此标准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制定了FMVSS No116 DOT3、DOT4、DOT5标准。日本1964年制定了制动液的标准(Japan Industral Standard),1970年又按照SAE标准制定了JIS K2233三种(DOT3)、四种(DOT4)的新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于70年代参照DOT3规格制定了ISO4925标准。目前,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制动液仍执行FMVSS No116 DOT4和DOT3标准,我国制动液也是参照这一标准进行分级的。
现市场上销售的进口制动液主要有SAE系列、DOT系列、TCL系列和中美合资的康普顿系列,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及相应国内产品代号如表2所示,要求使用进口制动液的车辆可按照此对应关系选用相应等级的国内产品代用。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