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下雨路滑时,驾驶者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假如车速过高的话,每每在转弯及制动时,很容易产生打滑现象,不过,只要你有正确的驾驶知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不少驾驶者遇上路面湿滑时,往往以为只要把行车的速度略微降低就安全了。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这也正是雨天发生交通意外事故特别多的因素之一。到底为什么汽车在湿滑路面上会有打滑失控的现象产生呢?又怎样才能预防或解决失控的发生呢?
在湿滑路面上行车最常见的是滑胎现象。例如转弯时汽车滑出原有的行车路线或当踏下制动踏板时汽车不能在预期的距离内停下。其实造成滑胎现象是因为湿滑路面使汽车轮胎的附着力大大降低,如果在驾驶时忽略了这个问题,意外便随时可能发生。不过有很多车主都存在一种误解,以为下大雨比下毛毛小雨更危险,事实却刚好相反。因为在大雨天,车胎的排水胎纹能有效地发挥本身作用,减少水分停留在车胎内。另一方面,因大雨天视野模糊,很多驾驶员都自觉地减慢车速,使危险性大大减低。可是,当下着小雨时,一些驾驶员却忽略了安全的速度,这时水份同样留在车胎内而又不能有效地排出去,使车胎的附着性能降低,那些停留在轮胎内的水份会令路面上的油渍浮起,车胎便打滑了。当然,在雨天行车时必须将车速减低,并要和前车保持一段适当的制动距离,同时不要胡乱地转换行车线等,这都是雨天最基本的驾驶方法。但万一不幸真的在制动时遇上滑胎情况,就应该保持冷静,采用点刹的方法,即踏在制动踏板的右脚松开,然后再踏下,快速地重复数次,便能有效地将汽车停下。如果你的车辆是装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上述情况下应该比较安全,但有时也会因控制不当而继续滑胎,这时最好转到一条较安全的行车道。其实这种制动器控制方法即使日常驾驶时都是很有效的。
如在转弯时遇上打滑现象,不应一下子踏下制动踏板,这样会令汽车急速打转,也十分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应放开加速踏板,轻轻踏下制动踏板,然后再将方向盘转向相反方向,待汽车重新受到控制时再慢慢加油前进。此方法能有效应付以上的危险。但记着,车子要是超过本身的行车线的话,就无法控制了,故切勿过分自信或太依赖汽车的性能,最好在平常多多注意汽车的状况,以免发生事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都认为换上更宽及更少排水花纹的轮胎会有较好的贴地效果,但在湿滑的路面上却恰恰相反,所以装有这种轮胎的车子在雨天驾驶时应加倍小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