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轿车仍有降价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型轿车的降价空间肯定还是有的。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型轿车的降价背景大致有四:
一是自己不用花大力气去做研发设计,这里就有机可乘,即便降价也有钱可赚;二是零部件先行降价或降低配置、更换零部件,把这部分拿出来做所谓的让利,这些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三是经过这些年经济规模的不断提升,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具备了降价的承受能力。四是中国车价终将同国际市场接轨,价格将从暴利走向微利,在今后几年中,降价将是国内车市的一种常态。
此外,降价空间还应该从价值链上来找,这根链条一般有三个环节:一是设计环节,不断改进提升的设计总是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优的功能;二是零部件采购环节,整车厂商基本上要外购70%到80%的零部件;三是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环节,其中包括对人员、设备、生产、储运等管理。
以笔者所见,经济型轿车应该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性价比不降,二是消费者的享受体验不降。性价比应该以性能为中心而不是以价格为中心,要让消费者感觉到物有所值;即便是降价,也要达到人们的最低享受期望标准,让消费者取得心理上的平衡。最好的方法在于不降价,而增配置,让大家感到档次没降,但是效用增加了。降价空间实际上是和市场空间密切相连的,有的车一降再降也无人问津,有的车价外加价仍然趋之若鹜。只要消费者觉得花这些钱值,这个产品就有生存空间。
因此,对于经济型轿车来说,降价是一个必然的分化阶段,是产品寻找用户群和固定用户群的阶段。对于厂家来说,盲目跟风是不对的,应该比较仔细地研究一下自己的定位是什么,什么人群是自己的目标人群。经济型轿车企业只有把消费者放在最高的位置,眼盯着市场,不断地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定位,中国经济型轿车的市场前景是十分看好的。(人民网)
[上一页]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