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汽车生产厂家各个部门投诉的时候,记者发现对于这种严重损害厂家品牌和声誉的加价销售现象,厂家有些人并不是很“在意”,甚至还一再向记者讲述一个近乎“天方夜谭”式的故事:就是目前市场上有那么一些人,在交钱排队后,等车到手那一天,突然不喜欢已经到手的轿车了,于是他们把自己的车又卖给了非特约经销商,让他们来处理,因此市场上会出现加价销售轿车的现象。这种故事虽然“荒诞不经”,包括讲故事的人自己都不相信,可某些人却乐此不疲地向记者讲述了无数次,其中的“玄机”耐人寻味。
在今年3月11日的关于轿车加价销售的报道中,记者反映了汽车生产厂家的某些人在利用加价牟取私利的情况;7月的一天,记者和汽车生产厂家一位工作人员的交谈中,他也明确地表示,加价销售轿车,汽车生产厂家肯定是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但厂家有的人会不会从中得到好处,那就不好说了。看来加价销售轿车是一剂毒药,正在腐蚀着某些人的心灵。
通过近半年的投诉,记者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市场上公开加价销售轿车的全是汽车厂家的非特约经销商,而汽车厂家表示对非特约经销商他们没有权力去处罚。可是那些加价轿车又确确实实是在国内汽车厂家生产的,究竟是通过什么渠道“外流”到非特约经销商的手中?其中又有什么利益关系在里面?作为局外人是难以解释清楚的。在今年3月11日的报道中,记者向广州本田推荐了追踪加价雅阁的方法,即抄录加价雅阁轿车的VIN码、发动机号和底盘号,再与广州本田销售部门的发货记录相对照,立刻就可以发现加价雅阁是从哪家特约经销商那里外流出去的,看来这个方法值得推广,广州本田已经有人要求记者提供加价销售雅阁轿车的VIN码,记者推测厂家有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
加价销售轿车,受损失的不仅仅是消费者,更严重的是国家的税收也在悄然流失,国家要损失车辆购置税、增值税等各种税收。而且生产厂家的市场秩序和品牌声誉也给消费者留下不良印象。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分析,仅仅靠媒体的呼吁和消费者的投诉,已经无法阻止市场上加价销售的行为,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尽快介入对此事的调查,制止汽车市场上加价销售的行为,以便减少国家的税收损失,规范汽车市场秩序,让中国的汽车市场在公平竞争中健康成长。(中国汽车报)
[上一页]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