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车贷保险风险颇大 保险公司自身不“保险”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hlf

[03-5-4 10:29] 作者:郭小平


  目前这种风险的潜在性、延续性、群发性和巨灾性已初露端倪。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车辆保险部总经理贾海茂介绍,2001年在广州就集中发生了投保人、销售商以及保险代理人相互串通,用虚假贷款购车诈骗保险赔偿金的案件。   

  此外,目前汽车消费信贷特有的风险———政策风险,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由于车价不断下跌,若某些车型的首付款与车价下降幅度基本上持平,风险就会集中爆发。又如,经营性用车的还款能力与经营效益的好坏相关,而经营情况又直接受到运输市场的影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管理不好,保险公司将陷入严重亏损甚至破产的境地。

  谁来给保险公司“保险”

  在分吃贷款购车这一大蛋糕的盛宴中,汽车经销商、银行和保险公司三方各有自己的体会。贾海茂认为,从多方的链条上看,保险公司处于爆发巨大市场风险的焦点位置。

  追款、跟踪、扣车几乎成了汽车信贷科每天必做的功课,车价的严重“缩水”也影响着汽车信贷的发展。于是,银行、保险公司为了降低风险,不得不提高门槛,而且风险也从以往单纯由保险公司承担转移到了与银行一起承担。

  有关人士介绍说,多数银行的基层单位片面强调自身利益,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风险,其业务实际上是分不同层次的,信用好的优质客户可以办理信用贷款,那些不能办理信用贷款或不愿办理抵押贷款的客户才选择履约保证保险贷款方式,这无疑将风险全部甩给了保险公司。

  贾海茂表示,最近北京等大城市已经出现银行放宽买车贷款条件,对无风险的客户不要求投保保证保险,仅对生产性用车和风险无法控制的贷款客户投保保证保险。这种保险公司承担银行“筛选后的风险”的作法,进一步增加了保险公司经营风险。   

  目前中国的信用管理办法已三易其稿,有望今年出台。随着银行、保险的不断发展,“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将是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汽车消费保证保险在将来的保险市场上必将大有作为。

注:请作者与我们联系PCauto@PCauto.com.cn

[上一页] [1][2]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汽车贷款有大改革 人民银行新办法将出台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