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销售网络如何快速建立?
造车容易卖车难,再好的汽车也需要成熟的销售渠道。对合资宝马来说,短时间内建立起规范、完善的销售网络并非易事。
按照双方计划,宝马轿车厂设计能力将达到3万辆,对中国高档车市场来说,这不是个小数字,怎么把这些车尽快地卖出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服务的本地化、零配件的本地化、自主开发的本地化,是更严峻的问题。
有人猜测,为缩短时间,宝马可能会利用中华现有的销售网络,此说法随即被宝马集团否定。“国产宝马将享有自己独立的销售网络,永远都不会在中华轿车的网络上销售”,宝马方向媒体做出明确表示。
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高档轿车品牌,宝马不希望合资项目的产品“搞砸”宝马名声,因而在供应商队伍和销售网络方面,显示出高档品牌的“强势”态度也在情理之中。
国产化率影响质量?
宝马—华晨的此次合作协议中规定:合作期为15年,注册资本1.5亿欧元,到2005年将达4.5亿欧元(约40亿元人民币)。按规定,宝马的国产化率将达到40%,这就要求发展必要的本地供应商体系。
为确保质量,合作双方将按照宝马集团同一国际标准规划、执行生产、销售及相关商务流程。双方只表示,目前当地供应商体系正在逐步发展,而没有透露更多内容,但强调“不会有一辆达不到一流质量的宝马进入市场”。国产宝马品质和德国、美国、南非生产的宝马完全一致,沈阳产的第一辆宝马轿车将达出口日本的水平。
[上一页]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