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地球越来越小了。海湾地区战云密布,立刻让万里之外的中国驾车人,尤其是刚刚购买了私家车的百姓家庭有了切实的感受。人们每当给汽车加油时就发现,应付油价攀升的开支越来越不能小视。
这也难怪,国内油价已经和国际价格接轨,战争脚步引发的全球性石油供应紧张和油价持续增长的共振在所难免。今年一月份进口石油的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1%,国内油价焉能不一路上扬。人们担心长此下去,兜里的银子是不是还养得起自己的爱车?
(一)
中国已经是一个能源进口国,30%的石油依赖进口。海湾的紧张局势敲响了警钟。从宏观上说,中国人对自己的能源对策开始了积极的思考。美国、日本等国常年都有三个月的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而出现的全球性能源危机。且不说,这些国家还在封存油田、鼓励企业进行独立的商业性石油储备。因此专家建议,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应急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这一大背景足以影响到正在升温中的中国汽车消费。光是汽车的燃油消耗,已经在我国石油总消费中占有四分之一的比例。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国策,在轿车进入家庭的谋划之初,就有应对能源紧缺的担忧。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排量在1.3升以下的经济性轿车。然而,这些理智的考虑被轿车进入家庭久经遏制、一旦放开所释放出来的巨大声势所掩盖。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