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小轿车已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相关问题也随之而出,停车难就是其中之一,就此笔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机动车增速惊人
整天在外跑业务的郑先生抱怨说,都说北京的马路就像个停车场,可真要找个地方停车,却难了。他的话道出了许多车主的无奈。据北京市公安交通局车辆管理所负责人介绍,截至8月4日,北京市登记办理牌照的机动车已突破200万辆。而且由100万辆到200万辆只用了6年多,其增速相当惊人。其中私人机动车128万辆,占总数的64%,北京市已步入了私人汽车消费时代。另据了解,机动车增势仍不会减缓。2002年全市新增机动车27.6万辆,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其中私人购车比例接近90%,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今年前7个月,北京市新增机动车19万辆,平均每月新增2.7万辆,到车管所上牌的新车平均每天1000多辆,最多的一天甚至达到了2263辆。而下半年随着新车型的陆续问世,机动车增加速度将会更快,预计今年将增加32万辆。据有关人士预测,到2008年北京的机动车将达到350万辆。
车主抱怨停车费偏高
机动车走进家庭是件好事,但好事背后也潜伏着许多问题:哪里停车?怎么收费?
“我们在此运货,每天都要交10到20元的停车费。”正在中关村某电子市场搬运货物的刘先生说这些话时一脸的无奈。而刚刚从国际贸易中心走出来的王先生则告诉笔者,国贸中心的收费是10元/小时,他认为按这样的收费标准,开车来还不如打车来。
一位有3年车龄的车主告诉笔者,因为找不着车位,绕着目的地转上几圈,最后不得不悻悻离去,这是经常的事。如果在不能停车的地方强行停车,后果往往是“扣分加罚款”。虽然路边的停车费是2元/小时,但有时停一下车,也仅仅是为了买瓶矿泉水,停车费就足已与商品价格相当了。
小区停车同样令车主犯难,早晨开不出,晚上放不进。找个停车场吧,一年停车费在1000元左右,高档一点的还要3000到6000元,而买断一个车位就需十几万元,相当于一辆车的价值,停车费在养车费用中的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多管齐下解难题
有关专家曾指出,随着私车消费时代的来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部分城市停车泊位严重不足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一些业内人士呼吁运用经济手段,充分挖掘现有停车资源,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土地方面给予优惠,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尽快出台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新政策,使停车业成为一个低投入、高利润的新兴产业。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应大力发展机械式立体车库,这种车库在解决平面车位不足的同时还可有效地避免车辆损坏、被盗等问题;同时也避免了部分车主占用绿地、公共场所违章停车的社会不良现象,为人们夺回了宽畅的生活空间,北京目前已有一些高档宾馆建有立体车库。
有关专家还建议,进一步完善卫星城的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有车市民到郊区居住,进城时把车停放在市区周边的停车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市中心。(人民网)
察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