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吉利汽车发祥地是浙江台州,研读它的发展史,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一路北上的轨迹。它先是向北,在宁波建了整车厂,后又继续向北,在杭州安置了公司总部,去年底继续北上进军上海,兼并上海杰士达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汽车分厂,成立了由吉利汽车控股的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一年之后就推出了上海华普飚风轿车,定价8万元左右,接着又是M203。
国庆期间,关于吉利汽车还有一条消息,号称国内第一辆自己生产的跑车吉利美人豹,今年10月开始批量生产,价格在20万元左右。
进军上海,无疑是吉利汽车乘势而上的得意之笔。吉利汽车虽然占得了部分市场,但它的廉价粗糙的形象,也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了。在上海生产小轿车,不仅能利用上海的诸多优势,又可改变旧有形象,还多少能沾些上海产品的好名声,一举多得。生产美人豹跑车,却实在算不上高招,而且跟北上发展主线有些脱节。吉利原先在台州、宁波生产的是三四万元一辆的廉价车,在上海制造的8万元一辆的飚风轿车,还是在家用轿车范畴内,只是从底端向中端迈了一小步,消费者尚能接受;但一步跨到头,从生产最低端的廉价车一跃生产最顶端的跑车,消费者怎能接受?再说,跑车的消费群体是些大富大贵者,买跑车本来就有炫耀的成分,吉利生产的跑车,能满足这个消费群体的虚荣吗?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生产的耐用消费品屡战屡胜,杀得洋品牌步步退却,其致胜法宝,就是靠价廉物美的低中端产品打遍天下。汽车生产是一个国家技术、材料和制造水平的综合体现,其难度远比我们以前生产的耐用消费品大得多,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更得从低中端路线,慢慢杀出自己的天地。这个道理似乎并不难懂,这个经验也屡试不爽,再交学费实在是一种浪费。(人民网)
[上一页]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