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消息 揭幕在即的上海国际车展,不再仅仅是车迷的节日,无数渴望拥有一辆轿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热点更为现实:看看车展上又有什么新车问世,有没有一款新车适合购买?人们将像选购一台彩电,一台冰箱一样为全家选购一部轿车。放在两三年前,这样的期盼恐怕会被许多人视为天方夜谭。
车展临近,新车问世的节奏继续加快,最近有两款中级车的主流车型值得关注:4月16日,神龙公司的塞纳2.0将在杭州投放;19日,车展前的压轴戏——上海通用公司第一款中级轿车即将问世。尽管我曾有幸对这款新车一睹为快,但是尊重上海通用对新产品一贯的保密作风,我只能透露,这是来自通用公司一款为主打国际市场不是北美市场而动用其全球资源开发的全新产品。其开发过程也倾注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裁陈虹在采访中对我说,我们已经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现在要做的,是如何使自己成为巨人。的确,这正是今天中国汽车工业的写照。此前,仅仅诞生五年的上海通用先后推出了中国汽车业的许多第一:第一款V6发动机的高级轿车、第一款SUV、第一款十万元级的家庭轿车、第一次高档车和发动机的大量出口。陈虹说,我们在公司创立之初就有明确的目标,要做到国内领先,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种竞争优势要体现在汽车市场链的所有环节。
在中国汽车工业即将迎接50岁生日的时候,国人大可不必对今天中国汽车的制造水平妄自菲薄。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广州本田等企业在其合资的外方集团中或者成为样板工厂,或者成为质量评价最高的企业。
产品开发曾经是中国轿车工业的弱项。但是陈虹很有信心地说,随着中国轿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今后15年后会形成年销量700万到上千万辆的世界最大市场。面向中国用户的主导产品必然要在中国开发,拿一款外国陈旧车型在中国生产的时代将成为历史。今天欧洲的进口车也仅仅占15%到20%,主要产品都在本地开发生产。中国的轿车企业也会有这一天,只不过看看哪家企业走得更快一点。
中国汽车业现在正进入一个新阶段。陈虹认为这个阶段有三个特点:一是旺盛的需求会持续较长时间,到2005年国内汽车需求比现在翻一倍;二是国内竞争国际化日渐明显,一批跟不上的企业将被淘汰;三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细分程度将向国际市场靠拢。
关于中国的汽车工业会不会成为国际大厂商的附庸,成为世界工厂、甚至车间?陈虹的回答是,上海通用的参照系是国际一流大企业的运作,我们不会满足做躯干型企业,我们要逐步形成一个头脑型的、完整型的企业,在汽车业务链的一切环节都拥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公司。这就是上海国际车展前,我所听到的一家中国轿车企业的抱负。
注:请作者与我们联系PCauto@PCauto.com.cn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