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4月6日专电(记者章苒)号称"中国第一民营汽车"的吉利集团终于放弃其民营招牌,与国润控股达成合作,为自己增加了外资背景。
据了解,合资公司的短期目标是在2005年将产能提升至双班年产15万辆,按当前平均售价计算,预期届时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吉利集团日前宣布,国润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Centurion Industries,与吉利控股及吉利集团附属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于2003年3月30日达成正式协议,组建合资企业"浙江吉利国润汽车有限公司",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经济开发区生产经济型轿车。
合资企业吉利国润注册资本首期为1.08亿元人民币,首期总投资额2亿元人民币,浙江吉利汽车占合资企业53.2%股份,国润占46.8%股份。浙江吉利汽车首期以其宁波一条单班年产五万台轿车的汽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全部设备作价约1.49亿元人民币投入。
合资企业将使用吉利的注册商标及知识产权,生产及销售吉利的成熟产品:吉利·美日和吉利·优利欧二款经济型轿车。
据了解,国润与吉利达成的协议中,国润有意向在两年内将合营企业吉利国润的投资总额由现时的2亿扩大到15亿人民币,吉利则有意将其整个汽车产业,包括上海基地、临海基地、路桥基地、发动机厂、变速箱厂、销售公司、汽车研究院等,逐步注入合资公司。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希望全世界有兴趣的投资者都能成为吉利的股东"。李书福认为,在资本市场融资并不是吉利最主要的目标,吉利现在也并不很缺钱。去年我们大刀阔斧地充实了吉利的管理层,我们进一步的目标,也是更重要的目标,是把吉利的经营管理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与国润的合作让吉利朝这一目标迈开了第一步,吉利也期待着与国润进一步的合作。
李书福认为,在技术方面,吉利已经分别与来自意大利的汽车项目集团、与韩国大宇国际株式会社签定正式的技术合作协议,近期还将与英国、美国、德国的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吉利合作的两大原则是:吉利的合作将以不损害吉利培育自主品牌为基础;吉利对新产品的开发以保留充分的知识产权空间为前提。只有在坚持这两个原则的前提下,吉利才有可能在培育自主品牌基础上与所有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厂商展开全方位合作。
专家分析认为,吉利与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韩国大宇国际株式会社合作后,缺乏的主要已不是技术,而是资金,如果再与国际汽车集团进行合资,必然会牵系到一个品牌能否自主培育的问题。从这方面来看,吉利与国润控股的合作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