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厂商动态
一汽老总竺延风:企业战略调整实施越早越好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bear

[02-5-17 15:23] 作者:李苗苗/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2002年5月15日,对一汽集团发展史来说应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改革开放以来,一汽集团进入了不断扩张的发展阶段,地处北国的一汽,在全国东南西北的许多地方都拥有自己的子公司和资产。曾有多少一汽人为自己的“大一汽”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今天,一汽掌门人竺延风与吉林市政府所签订的吉轻厂所属7个企业的脱钩协议证明:一汽正在告别过去的“大一汽”战略,在向全方位调整结构,在向做强的方向迈进。记者利用签约空隙采访了竺延风。

  记者:请你谈谈这次资产重组对一汽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竺延风:今天所签订的协议,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们做了一年半时间的准备工作,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在改革过程中,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和政府都遇到了很多困难,都面临着如何越过这道难关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把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摆出来,现在能解决的就即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往后推。过去1万多人企业的厂长,既要管生产,又要管职工的生活、教育等。我就提了这个问题:他到底是厂长还是一个市长?他肩负着双重责任,一肩挑着社会责任,一肩挑着市场经营,这是一对矛盾。从宏观上来讲,一个集团几十万人的问题肯定一下子不能解决。但从微观上讲,一个1万多人的厂可以让它先迈出一步,让它的厂长解放出来,一心一意去做事。如果他还像过去那样管经营、管生产、管教育,表面上他也是管起来了,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些势必会分散他放在生产经营上的精力。这样有可能就会造成企业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破产。企业都不存在了,其他所谓的教育等就更无从谈起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因此,必须把企业的社会负担彻底拨离。企业搞好了,有了资金,再来谈其他的社会问题,空间会更大。从具体情况来看,吉轻厂去年一年的利润是8000万,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5000万了,同比翻了一番。这充分说明,抓市场、求发展才是硬道理。

  记者:是否应该这样说,今天与吉林市的签约标志着一汽集团拉开了结构的战略调整的序幕?

  竺延风:积极主动、全方位的进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还可以把企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实现企业与社会持续的发展。一汽在“十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合作,通过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给周边经济带来发展和拓宽的空间。吉林轻型车是一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多,企业的包袱还很重,经济运行质量还不高。要想求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下决心进行改革,进行结构调整,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机制。一汽还有许多这样的企业,我们下一步将按照这一思路来进行结构调整,从而提升一汽整个集团的市场竞争能力

[1][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