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的特色?上海的悲哀?上海拍牌何时了
|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bear
|
[03-10-20 15:53]
|
作者:Z
|
行情主编提醒您:别忘了PCauto还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报价!
上海的确有很多特色:1600万的人口,150万的驾驶员,经常塞车的交通状况,平均35000元的拍牌价格。用牌照来限制车辆,用排量来改善交通(1.3以下不能上高架),用高房价来限制外来人口,这些做法很容易陷入一些恶性循环。
10月份上海的汽车牌照为4500张,也就是说这个月在上海只可以卖4500辆小车。可是上海真的每个月只卖4500辆小车吗,确切的说绝对不只这个数,很多人直接用的就是外地牌照或者挂着临时牌照,导致税款流失的同时,并不能很好的改善交通。


上海已经调整策略,从原先的高科技与旅游向传统的制造业靠拢,而汽车作为制造业的重中之重,更应该大力支持,不开放牌照,不拉动本地需要,上海将在新一轮竞争中落在下风。
至于交通问题应该从大的方面考虑,并不是单靠牌照所能控制,列举几个大城市的交通模式以作借鉴:
广州,以公车为主体大力发展地铁,严格限制摩托车数量,控制私人小汽车数(1.0以下不能上牌),提高公车和地铁服务质量,保证交通舒畅。
新加坡和香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严格限制私人小汽车数量。政府积极改善公共交通,修筑地铁,提供大容量快速公交,建立了安全、有效、覆盖全地区的公共交通网。通过立法、重税严格限制私人轿车拥有量,对一些区域实行收费进入制。同时严格交通法规,强化交通管理,实现了人口密度大、道路狭窄情况下的交通畅通。
芝加哥:以小汽车为主,同时实施公共交通优先的模式。芝加哥是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是美国普遍的状况,但芝加哥从20世纪初就坚持不停地建造公交轨道系统,成为世界上最早建造高架轨道的城市。芝加哥市政府一直坚持优先发展公共快速交通系统,大力发展未来公共走廊,限制和分散市中心,建立了发展小汽车和公共交通优先的体系。
伦敦:公共交通与个人交通相结合的模式,依靠组织严密的换乘联运体系解决繁忙复杂的交通。伦敦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建设了完善的铁路和公共汽车线路网,城市边缘配有足够的停车场,市内公交车站站距短,换乘方便。这样就形成了私人小汽车连接家庭和铁路车站,铁路干线沟通新城、外伦敦和市中心,公共汽车连接地铁和铁路车站的完善体系。
上海的交通模式可以仿照伦敦模式,公共交通与个人交通相结合的模式,控制马路上自行车与摩托车的数量,增大对公车系统的投资,市区以公共汽车网为主,郊区多铺设地铁。
[1][2]
[下一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