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以后,计划经济下的汽车是作为调配物资使用的,个人是没有资格买车的,直到1986年上海在交通极速发展而道路经常涌堵的情况下,开始了第一张私人牌照的拍卖。当时私家车被称为“自备车”,上海交管部门规定私车牌号使用“自备车”的第一个拼音字母Z,即绿色的“上海01-Zxxxx”(那时使用的是86式号牌,小型车牌为绿底白字)。上海人称之为Z牌照。那时Z牌照投放的数量少,起拍价10万,最低成交价格通常也要十几万元,接近一台普桑的价钱(当时普桑卖20万)。为了当时吸引外资的需要,外商投资到达一定规模的商人有权免费获得自备车牌照,一张吉利号码的Z字牌被拍到了30余万元人民币的天价,但是价格高当时是有一定特权的,例如上海市当时的道路实行单双号牌限制通行,可是Z字牌却可以畅行无阻,这是当时上海的“一景”,大家看到Z字牌的时候都抱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此外,直到今天,Z牌照还享有“保留号码”的待遇。如果你以前的Z牌车报废或不带牌卖掉(转籍),再购买新车时可以继续使用原号码。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