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报价 / 广州报价 / 广州车市评论
透视汽车降价的六种面孔和五种类型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gogle

[03-11-5 11:50] 作者:PCauto



  D狂甩库存
  有的产品销售情况确实较差,库存增加,因此采取甩货策略,低价抛售库存产品,但是此一价格“售完为止”,属于“拆迁狂甩”之类,实际上厂家并不在乎这一产品卖了多少,赚了多少钱,而是利用“狂甩”效应,为新产品出台做好铺垫。通常厂商都不愿公开降价是由于库存,根据10年来轿车销量和库存的正常比例关系,经销商和企业内部或少量的社会库存量,应保持在半个月销量以下的水平。但是,到目前为止,有的厂家期末库存量已经超过两个月以上的销售量,最少的也在1个月的销售量左右。这样厂商就不得不选择降价以达到消化库存的目的。

  E明降暗升
  这样的例子在今年宣称降价的车型中已是不胜枚举。由于汽车是由数万个零部件构成的,汽车作为一个交通工具平台,可以容纳众多新技术、新装备。而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从汽车里面减少点什么也是非常容易的。可以打个比方,包子可以减馅,可以减肉,也可以减皮,甚至也可以同时减,减了之后再降价,并不是真正的降价。

  F有价无车
  有的产品打着降价的招牌,厂家进行大规模炒作,但是当消费者真正买的时候,往往被告知货供不上,或干脆没货,消费者不得不选择其他价位的车。还有的车虽然明示降价,但是在供货不充分的情况下,有的排队者急于拿到货,经销商往往提出要加一定数量的钱,这实际等于涨价。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消费者一定要弄清楚,一款产品到底为什么降价,是否真属于降价?所谓“买涨不买降”,有时候是有道理的,静观其变,也许可以看清一些问题。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作者笔名 简短内容 发表时间
: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

-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