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购车指南 / 购车资讯
 
买车险要防“暗礁”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robert

[02-9-10 17:34] 作者:经济参考报


  车行是最大得利者

  近两年,车险市场又有了新险种: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这一块是针对贷款买车者的。贷款人以所购汽车抵押给保险公司或银行,购车人如果未能按车辆消费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偿还欠款的,保险公司将依据所列明的保险责任给予赔偿。该险种不仅可帮助银行有效控制贷款风险,也可以降低贷款门槛,使更多的贷款购车者尽享金融服务的便利。

  随着车险市场的发展,形成了以保险公司为中心,银行、车商和消费者"四赢"的汽车保险市场格局。其中因为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最大,应当得利也最大。但目前的情况是,利益的核心是车行,车行是最大的得利者。

  有关业内人士介绍,以一辆中档车的保险程度来说,要交4000元左右的保费。保险公司把40%的折扣给了车行。即车行能从保费中赚取1600元左右,相当于多卖一辆车的利润。车行的这一块是净赚的,又不用承担理赔的任务。

  保险公司把利润都给了车行,他们看准的是第二年的“续保”业务,因为手头有客户的资料,可以和客户建立起联系。而第二年开始,汽车与车行基本上就没有太多的关系了。说到底,保险公司在乎的还是市场份额。

  大乱之后必大治

  据了解,车险市场的费率今年在广州深圳已经放开,明年有可能全面放开。

  广州车险费率的放开已促使该地区保险公司联手签订自律公约,从7月1日起执行了统一费率:保险公司给予中介的费率不超过15%。还由几家公司抽调专人,成立一个广州地区车辆保险协调领导小组,经常抽查市场。谁家的业务员违规,先罚老总,每次2万元。

  除了保险公司要维护市场外,车行、消费者本身也有义务维护市场。否则,虽然在投保时候享受了折扣,但后期没有经济实力来充分理赔,车行、消费者都会吃亏。

  保险公司也已开始重新审视经营导向:究竟是要规模还是要效益。以前都是争抢市场份额,拼命扩大规模,而不计利润指标,致使营销人员哄抬价格,搞乱了市场。其实,国外很多效益好的公司走的都是精品路线。

  消费者对车险的不满最主要集中在理赔速度上。保险公司也注意到这一点,因此在服务方面出台了不少新举措,渐渐突显良性竞争。

  太平洋保险公司提出今年是车险服务年。总公司不定期派人到全国各地暗访理赔速度和态度。而且,在太平洋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如果发生了机械故障,马上能享受到免费拖车救助。公司还推出上门理赔服务和理赔限时服务。在单证齐全的情况下,8000元以内一个小时可以赔付;3万元以内,3天以内赔付;超过40万元以上的,总公司核定10个工作日以内完成;3000元以内的小额赔付,责任清楚的,现场当即赔付。重大赔案可以按预估损失的50%预先赔款。

  费率放开后,市场竞争的焦点会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优质客户方面。所谓折扣较多的业务,往往就集中在这些用户身上。保险公司正在逐步改变过去为了争抢业务,对所有客户不分风险状况一律杀价的方式。在这种竞争之下,客户也会跟着成熟起来。

[上一页] [1][2]

 



相关文章:

·选择保险公司的几点建议
·怎样选择保险业务员?
·推荐保险方案
·退保须知
·汽车保险FAQ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