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的车市似乎比现在简单的多了,似乎只有了桑塔纳、捷达、富康的选择,对于购买的人来讲不是选这就是选那。今年你再来看看市场的情况,光说十万左右的家轿就有POLO、捷达、西耶纳、宝来等等,其它的车型更是今天我方登场,明天你方开锣。到了下半年的选择还要多。据统计2003年推出的车型要达到30多种,老百姓真是幸福!
偏有人持反对意见,大部分人买车喜欢比较和研究,谁让我们的收入与车售价比还不到标准,买东西就是要仔细对比,结果在同类的车型中挑来挑去,发现同类的车型过于集中,似乎所有的制造厂家都要在此分一杯羹,反而造成了相互的车型重叠,结果是只有一个办法,继续持币观望,反正车是奢侈品,并不是必需品,购买时间上可以由自己做主。厂商的意图落了空。
可以说这是中国汽车业启动的重要标志,新车型越多,老百姓挑选的余地也越大。今年前10个月市场国产新车型销售量超过15万辆,接近全部销量的20%。新车型中,一汽宝来、上海大众POLO、爱丽舍、广州本田奥德赛和中华的销量分别达到4万辆、2.4万辆、2万辆、0.95万辆和0.37万辆。为适应畅销主力车型12万到25万元的价格区间,厂商们不断调整价格,优化服务,今天降5000元,明天又要送“新内饰”,广本奥德赛更是“大义凛然”,价格一下子从29万8千元降到26万8千元。
认为新车的推出是件好事不假,但是过度的集中在推出新车型上,售后服务的投入和科研都滞后,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事,我们国家的汽车业千万别走家用电器厂商的老路,一哄而上的抢夺市场,结果弄了个两败俱伤。汽车的发展本身就不是几年的事,而是应该戒骄戒躁的培养内涵功夫才能铸成的市场。希望国内的汽车制造厂商能够好好的安排自己的战术战略,引导企业在长远发展上能走的更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