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购车指南 / 车市行情
 
上周十大热点新闻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robert

[02-9-4 12:15] 作者:谢卫列/verycar


  ①一汽与日本丰田战略携手“一家亲”

  上周最出乎意料,又最在情理之中的热门话题是8月29日国内龙头汽车行业一汽集团与亚洲车坛的大哥大——日本丰田汽车在雄伟、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围绕“皇冠”生产中高档轿车、依托天汽华利生产微型车、在四川丰田生产丰田越野车位代表的中高档SUV等3个领域展开生产合作,预计首批新车将于2005年下线,一方面一汽如虎添翼(大众与丰田),可与上汽“比翼”齐飞(大众与丰田),另一方面丰田终于在华展开全线高中低端产品,抢滩在即,可谓中日汽车行业强强携手、共存共荣通通地发展。

  ②国家计委再度为汽车消费频闪“绿灯”

  上周汽车行业的最佳“利好”信息是:国家计委王春正副主任在全国人大29次会议报告上再度强调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积极为居民增加消费创造条件。王主任强调:“抓紧出台汽车消费者政策,培育和扩大汽车消费市场。”全国车市火到这份儿上,亟需相应的政策空间,否则就会“操纵失当”或“失速”。

  ③首都机场高速路收费降低价码

  9月1日(周日)起北京机场高速路将执行新的收费标准,车型不轮“大小”,一律降价5元,这样小客车的收费就由15元降至10元,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赏”,这一信息带来的“链接” 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放下官架子实事求是,称得上真正为京城百姓办了件最实在的好事。

  ④吉利夸下“海口”造势做秀“精卫”难填“海”

  李氏二兄弟逐“鹿”杰士达重组后又不甘寂寞地夸下“海了去”(※东北方言)的口子:投资50亿元兴建台州陆桥汽车城,“跳”马上任的CEO声称要上20万元的跑车、10来万元的美日300、要上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要做经济车型的老大、2010年要卖100万辆吉利车……

  然而同出一门的吉利总工程师却与CEO的认知大相径庭:声言不宜盲目扩大产能、吉利的跑车与国际上主流品牌显示尖端高科技的跑车完全不同,而且研发人员不足一汽的1/10,研发经费仅相当于一汽的3‰…..谢天谢地,总算还有明白人,本周最具行当幽默感的当属吉利CEO与总工的(东北)“二人转”。

  ⑤明年上海国际车展花落谁家难断言

  上周最令人感到扑朔迷离的业内外动态是:明年第10届上海国际车展的外国“东家”仍不明朗,来自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IMAG公司的信息是它们外方的参与者,上海国际车展将从暑热难耐6月挪至4月21日至27日,而去年的外方主办者汉诺威展览公司仍强调6月举行,而且已交付了租金,这场始于去年的风波仍无平息的迹象,看来国外展览行业的巨头们都瞄上了上海新浦东所代表的中国新兴会展市场,究竟中方组织者闷葫芦里将会卖什么药,不妨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圣经》里讲了:一仆不以侍奉二主,但这也决不是讲二主不可以受用一仆的侍奉——因为这不符合国际惯例。

  ⑥按下车险的“葫芦”却起了车市涨价的“瓢”

  民间有句老话儿叫“按下葫芦(却)起了瓢”,本周最令京城车市上消费者莫衷一是、议论纷纷的事情是——北京整顿车险市场,经销商得到的“返点”从38%一下“回升”至8%,经销商为保住利润空间,随即跳高车价,进口车涨价0.5万元左右,国产车涨价1000元以上,这令人不得不想起整顿进口车许可证非法倒卖后,许可证价码窜上10万元的高位,从某种程度上讲暂时抑制了消费,但从长远讲,这是规范车市、平抑车价的一个必然的过渡转换,也算是“阵痛”吧。

   ⑦“无人驾驶”大巴惊现河南郑州高速路

  上周人气指数极旺的信息当属来自河南的一条信息,说是“8月29日无人驾驶的大客车从郑州长途车站经郑许高速公路到达许昌、车前后有雷达、价格386万人民币,输入程序后可无人驾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并可根据车流调整变换方向……”云云,乍一看以为河南率先在全球推广了实用化的ITS(智能交通)系统,要不就是智能无人驾驶大巴投入中原长途客运;细一琢磨,估计是采用了国际成熟的汽车自动巡航技术,它还称不上是无人驾驶的大巴——本周最令人空欢喜的“大话西游”是无人驾驶大巴上了河南的高速路,看来河南那地界还得加强汽车科普教育。

  ⑧上海“最危险的时段”限制出租车扫夜活

  上周来自上海与大品牌出租车公司的信息:每天凌晨2点至5点只允许7%左右的出租车扫夜活儿——因为根据统计,这一时段出租车司机最易疲劳、最易出交通事故,是事故的高发期。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上海窗口行业的出租车司机身上,同时也体现在出租车管理者的人性化管理措施上,可以讲中国出租车行业的窗口形象在上海,’2008北京的人文·绿色奥运值得向上海的同行看齐。本周最具人文关怀色彩的“限行”措施——危险时段上海出租车限行、利人利己造福千家万户。

  ⑨京城上轻轨也重视停车场“预留”

  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方案,在京城市民上下班使用的公共交通设施中轨道交通将占50%,将在5环沿线,以及各线路端点建立大型停车场,这一做法借鉴了欧美日城市规划和发展中有益的经验,可以使城市居住和交通环境、布局更加合理,更加有助于环境保护——进入城市中心地带的汽车少了,自然尾气污染就少了,环境质量自然也就改善了。本周最具长远眼光的规划方案是京城上轻轨不忘预留停车场。

  ⑩中产阶层亟需中档新车细分市场

  目前北京市为代表北方地域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而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区域人均GDP已超过4500美元,一个绝对数目庞大的中产阶层正在形成令人叹为观止的潜在消费群体,今年1~7月间,轿车销售增幅达到40%,宝来爱丽舍福美来中华T1(包括年底下线的“黑马”——中别克)等全新中档车的上市热销,划分出一个中档车的细分市场需求,1.5至1.8升的排量,15万至20万的价格区间、相对较高的配置,与工薪阶层的经济型代步工具泾渭分明,本周最受关注的车型是国产车里的中档新车。

[1]

 



相关文章: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