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车型等于一个名字,这个常规等式居然被打破。日前,记者从一位昆明人士口中了解到,该市有一款新车正在热销,名字叫“一汽佳星”,但无论从外形、内饰以及配置都和一汽华利“幸福使者”无二样,明明是一个车型,为什么有两个名字呢?记者当即致电一汽华利销售服务中心总经理孙毅,破解了这宗“奇事”。
一汽华利要分身南北
“一汽佳星就是华利幸福使者”,孙毅肯定了确有其事,因为“一汽华利已经秘密南北分家,分成了两个生产基地,北边还是天津的老厂,而昆明的一汽红塔基地变身成为南基地,一汽佳星就是南基地的产品。”

南基地并不是白送的,据透露红塔是通过有偿技术转让获得该车型生产权,转让成本孙毅没有说明,但有知情人士透露转让费在5000万元。生产同一种车型,分成一南一北两个基地,就连营销区域也将划分南北:以长江为界,其中,成都很有可能划分到昆明基地。双基地在全国尚不多见,更何况双营销区域,更是独一无二。(华西都市报)
幸福使者将“一去不返”
分身两个基地的原因,一汽的解释是“为了统一调配资源,提高规模,减少成本”。2002年,一汽并购天汽,华利原是天汽集团的小型车生产基地,并入一汽后更名为一汽华利,并成为一汽重要的MPV及SUV生产基地。孙毅表示目前一汽佳星的产能并不大,本月大概仅200~300台。“11月,幸福使者将正式拿到国家7字头的批文,届时将用一汽佳星的名字在全国销售。”孙毅终于破解了一车双名的答案:原来一汽佳星是轿车目录,幸福使者是客车目录(6字头)。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