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行的广州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汽车消费再度成为热点,“多生产汽车、多消费汽车”的观点在市政府的各种工作报告中被反复强调。
其实,广州早在多年前就已提出鼓励汽车消费,而通过历届政府的努力,广州的道路设施在全国几大城市中已名列前茅。尽管如此,在今年1月由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截至去年底,广州市每百户家庭轿车拥有量不足1辆,低于全省3.5辆的平均数,更远远低于顺德、东莞两地每百户20辆的水平。
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私家车在广州的普及?记者为此采访了几位市人大代表。
原因一:税费高
市民林先生告诉记者:他分期贷款买了一辆12万元的轿车,银行按揭7成,个人需交纳三成首期,即3.6万元,但最后他交出的却是5万多元:先预交近2000元的保证保险金;从车行提车,须买新车全保约3500元,并按车价的10%(即1.2万元)交纳车辆购置税;到车落地行驶,则须交车船税和一年的路费约1500元及年票费980元。
而其他因购车引发的“间接成本”也不容忽视。市人大代表、广州市汽车贸易公司董事长肖铁强告诉记者,在广州,养车一个月就要1500—1800元,而修车费更高:配件定价、收费标准都没有监控。此外,还有交通事故及违章等情况带来的消耗。
原因二:贷款难
林先生说,他买车时最感麻烦的是向银行贷款时的担保人要求:必须找一位具有广州市户口、有房产证、从来没为其他人担保过的市民做担保,并且贷款人自身或其直系亲属要有房产证。
政府回应:正在商讨降低费用
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甘新:名目繁多的收费限制了市民购车的热情,市政府已在商讨如何降低这些费用,但具体怎么减还未确定,因为许多收费都是国家规定的,广州要减,必须征得国家和省政府的同意。广州市政府鼓励私家车消费的态度很明确,汽车价格也在不断下降。
广州市汽车产量今年将达20万辆,其中广州本田11万辆,风神6万-7万辆。明年全市汽车产量将达40万辆,后年起码达到50万辆。广州本田今年将推出10多万元的经济型汽车,相信会对汽车消费起到促进作用。
原因三:停车难
据了解,广州市区现有停车场2790个,停车泊位约28万个,而总的停车泊位需求是816077个,明显供不应求。目前广州市机动车拥有量是140万辆,机动车与停车泊位的比例高达5∶1。
荔湾区区长刘平在本届人代会上呼吁,停车难不仅制约了汽车消费,也制约了老城区的发展。“我们想引进民间资本发展停车场,但因为拆迁费用太高,一直推动不了,希望市政府能给一些政策,比如允许投资商在停车场的二层设置商业区,更快收回成本。”
汽车业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些新购车的人大多是在番禺和其他郊区买房的人士,那边地价便宜,车位多,停车费也不会太贵。而广州市区的购车人士,则多是居住在高级小区的高收入人群,他们主要以商界高层人员为主。
政府回应:大建停车场年底见成效
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甘新:我自己在市政府上班,即使买了车开去上班也没地方停———很多单位都没考虑到停车场的问题。目前广州的停车费还是贵了,尤其是与东莞、顺德、深圳等地相比。我们考虑通过增加停车场的建设来缓解供需矛盾,停车场多了,停车费自然会降下来,这个工作正在做,希望年底就有成效。
广州市副市长李卓彬:停车难问题已在政府监控之下,问题不会太大。下一步政府很快会推出一些措施来解决此事。市民应该相信,广州的城市规划一直是领先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