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缘何如此火爆
谈到北京国际汽车展如此火爆的原因,赵海明分析说,这需要从车展本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来看。今年车展的主题是“科技先导、环保节能;入世腾飞、迎接奥运”,前两句是就车展本身提出的,后两句则概括了今年车展的外部大形势。
赵海明认为,从大环境来看,中国加入WTO是刺激此次车展火爆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汽车关税的降低,进口许可证逐步取消,国外品牌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国内厂商首要的就是守卫阵地、应对挑战,积极构建自身国际竞争力,因此双方在舞台上竞相表演,表现积极,煽热了车展的气氛。他说,这届车展主办单位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如此火爆他们还是有些始料未及。
而从车展本身来看,由于北京国际车展已经过十余年历程,连续举办了六届,办出了品牌,办出了权威,因此观众愿意参观、商家愿意参展。同时,这种大规模的展会也是一个巨大的业内信息交流的场所,已经成为了汽车相关各方的切实需要。参展厂商之间、观众与厂家之间、各媒体之间都需要这样一个集成的环境和机会进行诸如汽车行业发展动态、市场经营策略、营销运作方式以及各种最新信息的交流和互动。
“在会展方面,北京走在全国的前面,而在北京,国际车展又走在其它展会的前面。可以说,北京国际车展已经在会展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是会展业的‘领头羊’。”赵海明掩饰不住笑意。
他告诉记者,北京国际车展在多年的市场化运作中,已经形成了以车展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会展经济。据赵海明统计,如果车展主办单位赚了1块钱,连带的其它小行业,如旅游、广告、印刷、服务等行业,能够赚到6至8倍的钱,甚至更多。
当记者问到北京国际车展如此火爆,会否改为每年一届时,赵总否定了这种可能。他分析说,第一是办展规律本身的原因,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展览会(不只是车展)都是两年一次,这是因为一年一次的展览不容易出现新的东西,品牌难以得到提升;第二是考虑到汽车研发所需要的周期,大部分汽车企业要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才会推出全新的车型;第三是避免与上海国际车展撞车。
对于此次车展前期的火爆,赵总说,他们已经作好了应对准备。如果展览中40万张门票实在供不应求,主办单位将考虑加印。同时,下届车展也将借鉴今年展览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采取延长展览时间,以及增设分会场等措施。
[上一页] [1][2]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