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1990
1970年 ①奔驰公司研制出模拟防抱死制动系统。 ②丰田公司建成多用汽车风洞。 ③艾柯卡出任福特公司总经理。 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
1971年 ①德国保时捷公司生产的“月球漫游者”被美国“阿波罗1号”宇宙飞船送往月球执行任务,创造了汽车在外星行驶的奇迹。 ②雪佛兰公司推出全铝发动机。 ③日本本田公司研制出复合涡流控制燃烧式发动机(CVCC),该机装有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其排气净化水平达到美国1975年开始实施的《净化空气法案》标准。 ④世界汽车年产量突破3000万辆大关,达到3343万辆。 ⑤奥迪公司被大众公司兼并。
1972年 ①甲壳虫汽车累计产量超过1500多万辆,打破了福特“T”型车所保持的单一型累计产量最高的世界记录。 ②韩国成立大宇公司。
1973年 ①美国政府规定:所有在美销售的新型客车都必须安装前后保险杠,并能经受得住9千米/小时的碰撞。 ②石油危机爆发,燃油价格大幅度上涨。 ③克莱斯勒公司制成电子点火器。 ④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在全日本推广,继而引起全世界注意。
1974年 ①美国规定新型客车都必须装备座椅安全带和点火装置联锁系统。 ②大众公司本部停产甲壳虫。
1975年 ①美国开始实施1970年修订的《净化空气法案》,对汽车的废气排放进行极其严格的控制。 ②美国汽车开始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③依维柯公司成立。
1976年 ①奔驰公司改建成全尺寸现代化汽车风洞,气流速度高达270千米/小时。 ②标致公司与雪铁龙公司合并。 ③本田“雅阁”牌轿车问世。
1977年 ①第一次国际电动汽车会议在美国举行,公上展出了100多辆电动汽车。 ②世界汽车年产量突破4000万辆,达到4095万辆。
1978年 ①日本研制出复合燃料的汽车,即内燃机-电动汽车。 ②首次汽车足球赛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
1979年 ①艾柯卡被福特公司解职,后出任克莱斯勒公司总经理、总裁。 ②雪佛兰公司第一亿辆汽车下线。 ③巴西生产出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 ④高尔夫车被推向市场。
1980年 ①日本汽车年产量(1104万辆)首次超过美国(801万辆),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王国。 ②西班牙试制出太阳能汽车。
1981年 ①前轮驱动型汽车开始在美国流行。 ②日本研制出可原地转向的汽车。 ③福特公司研制出以甲烷为燃料的汽车,每升甲烷可行驶11.5千米。 ④第2000万辆甲虫型汽车下线。
1982年 ①福特公司的双涡轮V8型高速发动机获得普利克斯大奖。 ②美国汽车年产量降低到1958年以来的最低点-510万辆。 ③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已成为汽车的重要设计指标。 ④批量生产的轿车风阻系数首次达到0.3(奥迪100型)。
1983年 ①福特公司推出符合空气动力学概念的新型“雷鸟”牌轿车。 ②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被广泛使用。 ③铜芯火花塞问世。
1984年 ①林肯公司的“大陆”和“马克Ⅱ”型轿车采用了可调整的空气悬架系统,成为美国市场上的一流轿车。 ②克莱斯勒公司与中国北京合资生产切诺基牌吉普车。 ③美国研制出全塑料发动机,自重84千克。 ④通用、丰田公司合营的“新联合汽车公司”投产。 ⑤美国纽约规定:十人以下乘用车的司机、前排乘客和儿童必须使用安全带。
1985年 ①日本向美国出口的汽车达到300万辆,为日后两国间的汽车贸易磨擦埋下了导火索。 ②美国出产的豪华型轿车普遍采用了防抱死制动系统。 ③6月25-29日,世界第一届太阳能汽车竞赛在瑞士举行,有68辆汽车参赛,获得第一名的奔驰牌汽车时速达71千米。 ④日本日产公司和马自达公司开发出后轮转向汽车。 ⑤丰田公司试制出一种车身、底盘和轴距都可伸长、缩短的小客车。 ⑥通用公司累计生产汽车2.53亿辆。 ⑦中德合营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1986年 ①通用公司收购莲花公司。 ②丰田公司累计生产5000万辆汽车。
1987年 ①福特公司投资350万英镑建立汽车驾驶性能检测室。 ②克莱斯勒公司向中国“一汽”供应发动机技术与设备。 ③克莱斯勒公司收购美国汽车公司。
1988年 ①中国“一汽”引进奥迪公司在南非厂的“奥迪100”车身旧模具生产线。 ②高尔夫车累计产量达到1000万辆。 ③法拉利去世。
1989年 本田可变气门控制系统问世。
1990年 ①本田导航系统问世。 ②无人驾驶汽车问世,激光、超声波、电视摄像机取代了人眼。
[上一页] [1][2][3][4]
|